很抱歉,耳機上星期缺席,因為整個人壞掉了,直到現在還沒有修好,先跟大家說聲對不起。
這星期我上來看了紀錄,也看了大家的留言,我挺贊成瑾怡的意見,也覺得我們現在的狀況很卡,重新從原點思考或許也是不錯的方法,原諒我在畢竟念了四年美術系,想到的方向和方法都會回歸到展覽的部分,但是瑾沂很好的是,可以跳過展覽的範疇,直接去思考可以做的事。
我知道無米樂,當天在台北和博喻和林佳討論的時候,其實我一直在思考,我們能不能做很簡單的事,但卻可以說很清楚的話,譬如無米樂,譬如瑪莉老師之前傳給我們看的各國晚餐照片,或許我們想碰觸的問題一下太大,又或許在討論的過程中,迷失了觀點,所以我們陷入膠著,但是也無所謂休息一下其實是好,反正現在北藝大那邊沒有消息,藝術教育館這邊也說要下星期(我覺得也可能是下下星期>”<),現在其實是個空檔,大家也可以換個方式想想,如果是我個人要做,我會怎麼處理,又為什麼要這樣處理。
另外,我要補充一下台北當天討論的部分,我們有討論了生存值的去留問題,生存值原本是遊戲中的附屬,但他成為主角後,好像就出現了很多問題,或許生存值本身也沒有錯,是擺放位置的問題,是設計的問題,但看來目前我們還沒有找到這樣適合的位置。 我在台北有提到用明信片的方式呈現,兩面的明信片一面是食物照片和生存值,背面是生存值計算方式,這樣就有了直接解釋的機會,然後直接在夜市設攤位,販賣這些小吃明信片,假裝是台灣小吃風味明信片,大概是這樣的形式,但是還是會有前述生存值的問題。
我滿喜歡瑾怡的提議的,所謂農夫市集的作法,在我們eat&live裏頭,有放幾篇相關的文章,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還有個網站叫綠芽兒,裏頭有相當多糧食相關的文章,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評圖過後的想法,我一直在思考,作創作這件事,是需要很多的時間去了解,出來的東西才會有一個厚度在,我自己之前做的其實是很唯心的東西,換句話說是虛無的,現在再碰觸以社會議題為主軸的題目,其實十分的不知所措,我們有這麼多的不同領域的成員,大家對創作的認知都不一樣,或許是不是創作也不是很重要了,但對我自己來說,的確有相當的挫折感,可能是我本身比較笨吧,總覺得掌握這麼大的議題,要如何找到一個觀點,去呈現那個觀點,好難,但又或許在我們覺得難的時候,才是在進步的時候吧。
耳機碎碎念 the end 不知不覺念很多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