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6 燕巢-展前展 **
今日工作進度:
1、食物分工合作+計算分數。
2、問卷調查的問題要50題以上。
3、糧食問題相關資料的收集(如日本,海地,糧荒)…這可以放在網路上。
4、展出工作的分配。
林佳
當然我們在問卷的這個決議過程中有提出一個情境式的動畫方式
但最後大家覺得情境的部份缺乏了我們原本的時間性(雖然問卷也沒有,但相較之下形時較為簡單)
問卷的方式 優點為可以由問題的方式概略知道飲食習慣;缺點就是版面缺乏趣味性及時間性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在後續的方式加強這部份)
網站內容就如同耳機在網站上po的網站將設計成四個頁面(我約略換了一下順序)
1.測驗(我們所設定的問題)
2.基本資料(姓別、職業、居住地、email)
3.結論(生存值、和環境的關係)
4.說明計算方式,和如何得出結論,台灣地圖現階段參與人數呈現出的圖表
展覽呈現的方式我覺得可以列出許多圖表(可以再討論如何呈現圖表的多樣性)
譬如說高雄或是台北的飲食習慣必定比較不好,我們可以設定生存值的多寡將地區顏色化
可以顯示高雄為紅色 其他如屏東
怡志
我認為" 譬如說高雄或是台北的飲食習慣必定比較不好 ,用好/不好指涉的太主觀也抽象.可以就糧食自給率和國家安全來說用"危險"比較好
問卷的部分回收有要問卷率需要考慮.用網路問卷比較環保,但回收率不像一對一填問卷來得可以掌握
嘉華
因為時間緊迫~所以如果問卷弄好ㄌ~就先寄,其它繼續做;下一步驟做好了,再繼續寄給大家
All
發送問卷的方式----兩種 :1.網路 2.紙本
怡志
六合夜市 小吃攤: http://invest.kcg.gov.tw/specstreet/chinese/09/09_02.htm 我整理再po blogger
嘉華
我們討論時還說ㄌ~要分類 (一人負責一項) 大家要來算數學囉
ex:蔬菜---紅蘿蔔/豆芽菜/菠菜......等. 每個都要計算
佩穎
”農糧署”的網站,大家要好好利用 http://www.afa.gov.tw/index.asp
博喻+哲偉
糧食問題相關資料的收集(如日本,海地,糧荒)…這可以放在網路上。
這幾天大家就先分頭找有關糧食危機的資料,食物題目到時候如何排列及中間穿插的問題
博喻
ex:妳有吃早餐嗎 總是 經常 偶而 很少 沒有
這沒有問題啦,我們想出要問的題目之後,再做排列就好啊
我們可能經由問了一些別的問題之後,可以有更多data來做,以後網站上可以分析的東西可能更多,或是以後搞不好會用到
不過,我們的工作還是一樣的,就是想問題,分配食物給分
怡志
饅頭包子/排骨酥湯/碗粿/生煎包/羊肉爐/鱔魚意麵/筒仔米糕/魷魚羹/虱目魚湯/炒米粉/大餅包小餅/潤餅/肉圓/燒餅油條/豆漿//米漿/飯糰/薑母鴨
什錦壽司/味增拉麵/豬排咖哩飯/越南河粉/泰式打拋豬肉/番茄義大利麵/牛肉漢堡/海鮮比薩/莎朗牛排/韓式拌飯/薯條/壽喜燒/卡布奇諾/可麗餅/爆米花/可樂/海鮮侷烤/麻辣火鍋/可樂餅/炸雞/葡式蛋塔/帝王蟹火鍋/阿拉斯加鱈魚堡/西藏酥油茶/泡菜鍋/月亮蝦餅/火腿三明治/蜂膠/凱薩莎拉/鴨仔蛋/牛丼/摩摩咂咂/人蔘雞湯/德國豬腳
瑾沂
要想大眾比較容易吃的阿.…薑母鴨----這個還有季節性問題
林佳
周五之前-----大家想十樣以上+”國內生產量""國內消費量" / 分數 (寄給博喻)
1.日常的食物+點心 (怡志)
2.本土小吃類 (博喻)
3.異國小吃 (嘉華)
4.蔬果 (哲偉)
5.飲品 (瑾沂)
6. 高級飲食 (林佳)
7.早餐 (佩穎)
整理的部份 把七大項依照: 名稱 /分數 /整理成表格 (瑾沂 統整)
(週五或週六在一次討論) .統整好了之後,交給怡志負責問卷
佩穎
總務 博喻
企劃撰寫 林佳 耳機
系統製作 全部
網頁製作
六月份場部及其他 怡志 博喻 嘉華 哲偉
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080524開會簡單紀錄
進行方式的改變,
因為當天大家討論遊戲過程太過複雜,可能在過程中參與者會沒有耐心,於是簡化過後,改成以下方式。
進行方式
設計網站
發佈與串聯
整理資料
圖像化的呈現
網站內容
(網站將設計成四個頁面)
1.測驗
2.基本資料(姓別、職業、居住地、email)
3.結論(生存值、和環境的關係)
4.台灣圖現階段參與人數呈現出的圖表
5.說明計算方式,和如何得出結論
6.留言板
參與者
以問卷和測驗的方式得知自己的生存值,在團隊以時間限制內蒐集一定資料後,將詮釋後的結論寄給參與者,和展覽後續訊息。
團隊
以測驗得知台灣各區域(都會區、和非都會區)、各年齡、各職業和性別的飲食習慣、差距等等、在展場以圖像化的方式,作廣度的呈現
外包人員(免費)請大家問問有沒有相關同學可
其他
哲偉
請哲偉和林佳聯絡解釋今天討論內容、及為何改變進行方式
哲偉也請整理星期六當天列出的食物清單寄給大家
家華
請整理部落格內文章並將其標籤化
星期二晚上 6:00MOS
博諭、家華、佩穎、怡志 搞清楚計算方式。
星期二晚上PM10:oo線上開會
討論一下進行方式的改變和問題細節,計算方式,以及六月分展覽的問題。
呈現方式、經費、等等。
所需場地及器材。
星期三
企劃書整理 和瑪麗老師開會
家華、怡志、博諭(耳機要開會缺席)
六月份的展前展現在預定在燕巢
時間6.16-6.20
相關事項再和大家討論
因為當天大家討論遊戲過程太過複雜,可能在過程中參與者會沒有耐心,於是簡化過後,改成以下方式。
進行方式
設計網站
發佈與串聯
整理資料
圖像化的呈現
網站內容
(網站將設計成四個頁面)
1.測驗
2.基本資料(姓別、職業、居住地、email)
3.結論(生存值、和環境的關係)
4.台灣圖現階段參與人數呈現出的圖表
5.說明計算方式,和如何得出結論
6.留言板
參與者
以問卷和測驗的方式得知自己的生存值,在團隊以時間限制內蒐集一定資料後,將詮釋後的結論寄給參與者,和展覽後續訊息。
團隊
以測驗得知台灣各區域(都會區、和非都會區)、各年齡、各職業和性別的飲食習慣、差距等等、在展場以圖像化的方式,作廣度的呈現
外包人員(免費)請大家問問有沒有相關同學可
其他
哲偉
請哲偉和林佳聯絡解釋今天討論內容、及為何改變進行方式
哲偉也請整理星期六當天列出的食物清單寄給大家
家華
請整理部落格內文章並將其標籤化
星期二晚上 6:00MOS
博諭、家華、佩穎、怡志 搞清楚計算方式。
星期二晚上PM10:oo線上開會
討論一下進行方式的改變和問題細節,計算方式,以及六月分展覽的問題。
呈現方式、經費、等等。
所需場地及器材。
星期三
企劃書整理 和瑪麗老師開會
家華、怡志、博諭(耳機要開會缺席)
六月份的展前展現在預定在燕巢
時間6.16-6.20
相關事項再和大家討論
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20080521 熱血幫派開會紀錄 我們是幫派
20080520 熱血幫派記錄
參與人員:林佳,佩穎,怡志,嘉華,謹怡,博喻,哲偉
林佳說:
這是瑪悧老師推薦的網站唷 !(裡面還有連結到相關環保的小遊戲)
http://www.futurefarmers.com/index.html
http://www.futurefarmers.com/air/air.html
http://greenmuseum.org/content/artist_index/artist_id-134__nosplit-z.html
豪放布萊克說:
在未來農夫網站,我有看到一個gameboy很酷,利用植物提供電能
http://www.futurefarmers.com/survey/gameboy.php
林佳說:
他建議我們可以開會前各自準備好一個想法可以增加開會效率。因時間有限,所以我們該要進入執行階段囉
Doris 說:
a.創作或研究計畫:作品之創作理念、型態、內容、作品清單及計畫執行方式等。
b.計畫執行進度表
c.發表計畫:擬發表之日期、地點、發表內容、發表人員名單及學經歷背景簡介、預期成果等。
d.資源需求
e.經費預算
要把我們的基本計畫內容寫得更詳細
博喻 說:
遊戲內容+遊戲規則(包含了要怎麼吸引人來玩,會想續玩,想看結果)。中心軸不一定要多,可以只要一個,但必須捉到胃口。首先,我的想法,我們一開始會做一個虛擬的自已,那這個自已會隨著時間和吃的東西改變外型,比如說變廋,變胖,生病,如果可以一直改變成好習慣,那他會提生階級,穿著可能會改變,吃的選擇(可以去的商店之類的)會變多,也意味著難度加深。
現在我們是要把遊戲規則想出來,然後製作。
怡志說:
虛擬的自己,那個環境可以想像以後的選擇可能只有連鎖企業。可以在遊戲中批評連鎖企業;可以設定為壞的、關卡或其他形式
林佳說:
我們創作理念主要是透過遊戲方式讓觀者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以虛擬運作的方式,並放大時間間距,探測在糧食危機下,自身飲食習慣所歸納出的生存值,並且正視自己與生態鍊與糧食危機的關係,同時藉由網路串連的關係、和運作,蒐集到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與糧食危機之間的關聯
建議 遊戲的明確可行性高的為優先考量
謹怡說:
遊戲裡面的環境會因為某些變化而有改變嗎?我們會選擇食物,那些食物會不會減少,或因為其他變化,例如氣候之類的。可能因為我們的選擇,所以會影響後來。就像例如現在我們可以選擇各式各樣的食物,可是如果大家都選擇同一種呢?所以我們就變成只提供同一種,甚至製成罐頭儲存。
但那個環境會有變化的話 我們要如何設計?
怡志說:
就如同大家吃大麥克;雨林減少;牛又一直放屁。還有狂牛症、口蹄疫、禽流感也可以置入考慮的參考
博喻說:
當然這些變化是可以吸引人,會讓人想看看,到底會變怎麼樣。內容不一定要很複雜,只要和我們主題相合。可以抓幾個要表達的點來做,把它們極大化,會好過於太複雜。而且很多成功的game, 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單純。謹怡所提的部分是否可以以簡單的型式呈現。
林佳說:
原則上我們先把基本的遊戲規則確定,還有剛剛的幾大要點細節寫出來
1訂遊戲規則 2分配工作 3擬好申請專案計畫
Doris說:
我們之前有定簡單的遊戲規則了,比較麻煩的為食物點數的分配。要怎麼樣分配點數,才是公平的?以甚麼為標準呢?範圍有多大?上次謹怡有提到針對五大類,或許我們可以把標準訂出來。可以先分成在家裡吃和外食族,這樣比較簡單。然後點心、飲料。這可以是最開始的選項。大家分別製作,然後再來平衡其中的標準。造型設計也可以順便要涵括進來。大家可以想一下大概的風格就好了,畫個三個左右。然後再看看要怎麼選擇。並想一下整個網站大概的風格。要有實體,並各畫三種食物,還有盡量列舉食物種類。
種植的東西的部分要問問看僅怡
林佳說:
遊戲內容:1先讓觀眾選擇飲食 (想一下分數分配) 如:家裡吃和外食族兩種。先以簡易的為主,決定飲食後再去細分。應該是選擇題(複選題), 先選擇某樣就會有幾分,依照分數進入遊戲。進入遊戲的部分以簡單易懂的為主。
(之前討論的)
升級制度 比如說調整了某個習慣會有新的生存指數,有了新的生存指數就可以繼續玩。
進階版:
虛擬環境:糧食危機下的台灣,一天為一個月,每個月糧食都有漲幅。
虛擬的養自己:以自己的飲食習慣養自己,最後會有生存指數的出現。
虛擬的種糧食(糧食):遊戲中我們可以知道利用天然的方法去種作物和用其他科學方法的差異(可用加減分),例如基因改造、或施用太多化學肥料而降低土壤肥沃度,因而減低其孕育作物的能力,這些都有可能降低生物歧異度。
我們要把這些東西 說得更清楚明白
怡志說:
給分的意思,好像那個是非性很清楚。如果遊戲裡的世界和現實差不多直接減分加分太直接了。很像公民與道德,直接跟你說對或不對,不過這點我會好好想想怎麼辦。
林佳說:
我們先舉個遊戲的例子
像是1.在幾種選項中 (外食 家中 點心...)先選
2.給分
3.到遊戲中的糧食原地自我栽種食物
所以每天都要種東西和吃東西
至於時間的部份可以自由設定,時間為固定的(但最後是否定案討論簡短版如下)
(時間的部份 真正遊戲時間也要二十八個月(經博喻計算)
Doris說:
我覺得時間的設定不用活太久。最長活兩星期到一個月就好了,可以設定生存值。
博喻說
要有生存的最大值,不能沒完沒了。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是用分數來進入遊戲。比如說到了生存時間的最大值的時候,可以給他們一個結果…如,十年後…地球因妳變得愈來愈好(或是地球不能住了)之類的。就是說,到了我們設定的遊戲時間,就直接導入一個結果,這樣遊戲可以名正言順的結束。所以我們的選擇會造成環境的變化可以交待進去,並和我們的議題結合。
Doris說:
那我們要準備的工作,就是想食物的計分方式、儘可能列出相關的食物種類
還有圖像(詳細見上)
豪放布萊克說:
5/24(六) 高雄成員討論
時間:2點 預計討論到6點半
地點:步道咖啡
Doris....爆發力很好 說:
申請贊助的部份討論
找人執行的問題?多少錢?將獎金一萬塊全數製作?(指的是做遊戲網站
)(造型等方面可由我們自行製作,委外的部份包括上網路、各關卡環節、動畫等)請大家找尋是否有認識的管道!
豪放布萊克說:
所以我是覺得我們比較要緊的是整體的東西要全部出來。要委外製作或自己製作大家也比較有方向。
Doris說:
六月的展覽Mali老師說會再燕巢,或者活動中心。
參與人員:林佳,佩穎,怡志,嘉華,謹怡,博喻,哲偉
林佳說:
這是瑪悧老師推薦的網站唷 !(裡面還有連結到相關環保的小遊戲)
http://www.futurefarmers.com/index.html
http://www.futurefarmers.com/air/air.html
http://greenmuseum.org/content/artist_index/artist_id-134__nosplit-z.html
豪放布萊克說:
在未來農夫網站,我有看到一個gameboy很酷,利用植物提供電能
http://www.futurefarmers.com/survey/gameboy.php
林佳說:
他建議我們可以開會前各自準備好一個想法可以增加開會效率。因時間有限,所以我們該要進入執行階段囉
Doris 說:
a.創作或研究計畫:作品之創作理念、型態、內容、作品清單及計畫執行方式等。
b.計畫執行進度表
c.發表計畫:擬發表之日期、地點、發表內容、發表人員名單及學經歷背景簡介、預期成果等。
d.資源需求
e.經費預算
要把我們的基本計畫內容寫得更詳細
博喻 說:
遊戲內容+遊戲規則(包含了要怎麼吸引人來玩,會想續玩,想看結果)。中心軸不一定要多,可以只要一個,但必須捉到胃口。首先,我的想法,我們一開始會做一個虛擬的自已,那這個自已會隨著時間和吃的東西改變外型,比如說變廋,變胖,生病,如果可以一直改變成好習慣,那他會提生階級,穿著可能會改變,吃的選擇(可以去的商店之類的)會變多,也意味著難度加深。
現在我們是要把遊戲規則想出來,然後製作。
怡志說:
虛擬的自己,那個環境可以想像以後的選擇可能只有連鎖企業。可以在遊戲中批評連鎖企業;可以設定為壞的、關卡或其他形式
林佳說:
我們創作理念主要是透過遊戲方式讓觀者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以虛擬運作的方式,並放大時間間距,探測在糧食危機下,自身飲食習慣所歸納出的生存值,並且正視自己與生態鍊與糧食危機的關係,同時藉由網路串連的關係、和運作,蒐集到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與糧食危機之間的關聯
建議 遊戲的明確可行性高的為優先考量
謹怡說:
遊戲裡面的環境會因為某些變化而有改變嗎?我們會選擇食物,那些食物會不會減少,或因為其他變化,例如氣候之類的。可能因為我們的選擇,所以會影響後來。就像例如現在我們可以選擇各式各樣的食物,可是如果大家都選擇同一種呢?所以我們就變成只提供同一種,甚至製成罐頭儲存。
但那個環境會有變化的話 我們要如何設計?
怡志說:
就如同大家吃大麥克;雨林減少;牛又一直放屁。還有狂牛症、口蹄疫、禽流感也可以置入考慮的參考
博喻說:
當然這些變化是可以吸引人,會讓人想看看,到底會變怎麼樣。內容不一定要很複雜,只要和我們主題相合。可以抓幾個要表達的點來做,把它們極大化,會好過於太複雜。而且很多成功的game, 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單純。謹怡所提的部分是否可以以簡單的型式呈現。
林佳說:
原則上我們先把基本的遊戲規則確定,還有剛剛的幾大要點細節寫出來
1訂遊戲規則 2分配工作 3擬好申請專案計畫
Doris說:
我們之前有定簡單的遊戲規則了,比較麻煩的為食物點數的分配。要怎麼樣分配點數,才是公平的?以甚麼為標準呢?範圍有多大?上次謹怡有提到針對五大類,或許我們可以把標準訂出來。可以先分成在家裡吃和外食族,這樣比較簡單。然後點心、飲料。這可以是最開始的選項。大家分別製作,然後再來平衡其中的標準。造型設計也可以順便要涵括進來。大家可以想一下大概的風格就好了,畫個三個左右。然後再看看要怎麼選擇。並想一下整個網站大概的風格。要有實體,並各畫三種食物,還有盡量列舉食物種類。
種植的東西的部分要問問看僅怡
林佳說:
遊戲內容:1先讓觀眾選擇飲食 (想一下分數分配) 如:家裡吃和外食族兩種。先以簡易的為主,決定飲食後再去細分。應該是選擇題(複選題), 先選擇某樣就會有幾分,依照分數進入遊戲。進入遊戲的部分以簡單易懂的為主。
(之前討論的)
升級制度 比如說調整了某個習慣會有新的生存指數,有了新的生存指數就可以繼續玩。
進階版:
虛擬環境:糧食危機下的台灣,一天為一個月,每個月糧食都有漲幅。
虛擬的養自己:以自己的飲食習慣養自己,最後會有生存指數的出現。
虛擬的種糧食(糧食):遊戲中我們可以知道利用天然的方法去種作物和用其他科學方法的差異(可用加減分),例如基因改造、或施用太多化學肥料而降低土壤肥沃度,因而減低其孕育作物的能力,這些都有可能降低生物歧異度。
我們要把這些東西 說得更清楚明白
怡志說:
給分的意思,好像那個是非性很清楚。如果遊戲裡的世界和現實差不多直接減分加分太直接了。很像公民與道德,直接跟你說對或不對,不過這點我會好好想想怎麼辦。
林佳說:
我們先舉個遊戲的例子
像是1.在幾種選項中 (外食 家中 點心...)先選
2.給分
3.到遊戲中的糧食原地自我栽種食物
所以每天都要種東西和吃東西
至於時間的部份可以自由設定,時間為固定的(但最後是否定案討論簡短版如下)
(時間的部份 真正遊戲時間也要二十八個月(經博喻計算)
Doris說:
我覺得時間的設定不用活太久。最長活兩星期到一個月就好了,可以設定生存值。
博喻說
要有生存的最大值,不能沒完沒了。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是用分數來進入遊戲。比如說到了生存時間的最大值的時候,可以給他們一個結果…如,十年後…地球因妳變得愈來愈好(或是地球不能住了)之類的。就是說,到了我們設定的遊戲時間,就直接導入一個結果,這樣遊戲可以名正言順的結束。所以我們的選擇會造成環境的變化可以交待進去,並和我們的議題結合。
Doris說:
那我們要準備的工作,就是想食物的計分方式、儘可能列出相關的食物種類
還有圖像(詳細見上)
豪放布萊克說:
5/24(六) 高雄成員討論
時間:2點 預計討論到6點半
地點:步道咖啡
Doris....爆發力很好 說:
申請贊助的部份討論
找人執行的問題?多少錢?將獎金一萬塊全數製作?(指的是做遊戲網站
)(造型等方面可由我們自行製作,委外的部份包括上網路、各關卡環節、動畫等)請大家找尋是否有認識的管道!
豪放布萊克說:
所以我是覺得我們比較要緊的是整體的東西要全部出來。要委外製作或自己製作大家也比較有方向。
Doris說:
六月的展覽Mali老師說會再燕巢,或者活動中心。
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糧食危機,試試你可以活多久 計畫書

一.目的:
透過遊戲方式讓觀者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以虛擬運作的方式,並放大時間間距,探測在糧食危機下,自身飲食習慣所歸納出的生存值,並且正視自己與生態鍊與糧食危機的關係,同時藉由網路串連的關係、和運作,蒐集到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與糧食危機之間的關聯,並在展出時作一併相關的呈現。
二.遊戲規則:
簡單版:
心理測驗 先用基本的心理測驗 算出自己的基本點數
升級制度 比如說調整了某個習慣會有新的生存指數,有了新的生存指數就可以繼續玩
進階版:
虛擬環境:糧食危機下的台灣,一天為一個月,每個月糧食都有漲幅。
虛擬的養自己:以自己的飲食習慣養自己,最後會有生存指數的出現。
虛擬的種糧食(糧食):遊戲中我們可以知道利用天然的方法去種作物和用其他科學方法的差異(可用加減分),例如基因改造、或施用太多化學肥料而降低土壤肥沃度,因而減低其孕育作物的能力,這些都有可能降低生物歧異度。
三.現場呈現方式(假設至藝文展覽中心)
將蒐集到的資料匯集成台灣EX100人的生存值(大約數據)配合我們的虛擬環境作輸出或現場螢幕投射
四.簡略流程:
五月
第1週 網站規劃1(擬訂遊戲規則)
第2週 網站規劃2(擬訂遊戲內容)
第3週 網站內容初稿
第4週 網站內容定稿
六月
第1週網站製作
第2週網站測試
第3週網站修正
第4週網站完成
七月
第1週擬定展覽文宣
第2週製作展覽相關文宣品
第3週準備展覽
第4週訊息曝光
八月
第1週全台發送(與各網站連結)
第2週資料回歸整理
九月
展覽
五.簡略預算:
項目 金額 備註
業務費 遊戲網站設計 10000
遊戲網站制作費 15000
材料費 展示陳設費 5000
幫耳機拍拍手!!大家加油~
相關新聞:全球缺糧 美每年糟蹋27.5%食物
2008/05/19 06:37 閻紀宇紐約時報特稿
糧食價格節節高漲,許多窮困國家爆發糧荒動亂。然而在全世界最富強的美國,浪費食物的情形卻是怵目驚心。從超級市場、大飯店、小餐廳到尋常人家的廚房,各式各樣還可以吃的食物,最終歸宿不是人們的腸胃,而是垃圾桶。
美國農業部正在調查國民浪費食物的習慣,不過根據上一次的調查結果,1995年的美國民眾每年要浪費掉4370萬噸食物,佔食物總量27.5%,其中三分之二是穀類食物、生鮮食物、牛奶與糖類。近年來即時餐之類的產品大行其道,浪費情形恐怕只會更加嚴重。此外,食物化為垃圾後會釋出甲烷之類的溫室氣體,助長全球暖化
英、瑞典同列浪費糧食國度
布希總統日前表示,全球糧價高漲的一部分原因是印度中產階級興起,飲食水準提高。當時印度官員就反唇相譏指出,肥胖比例偏高的美國民眾如果能夠節制食慾,不要隨便丟棄食物,應該可以養活不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窮國的饑民。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似乎都難免這種弊病,英國最近一項研究顯示,民眾購買的食物有三分之一會白白丟棄,1年下來相當可觀,400萬顆蘋果、120萬條香腸、280萬顆蕃茄都進了垃圾堆。瑞典有子女的家庭也是不太惜福,購買的食物會丟棄四分之一。
更令人難過的是,在非洲一些地區,糧食浪費的情況也相當嚴重,多達四分之一被糟蹋掉,原因當然不是民眾不知珍惜,而是糧食保存技術落後、基礎設施欠缺、昆蟲為害、微生物汙染以及高溫與潮濕導致糧食變質。
推展回收 減少浪費嘉惠弱勢。
回到美國社會,相較於其他商品的價格,食物長期以來都是價廉物美,人們飲食的分量越來越大,體重數字也直線上升。如今美國成年人66%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但人們的因應之道往往不是減少食物採購,而是不吃剩菜剩飯,反而造成更多的浪費。
美國各大城市都有「食物銀行」(food bank)體系,為貧苦民眾提供免費食物,照理說餐廳與超級市場應該樂於捐贈用不完或賣不完的食物,但問題是,許多業者生怕捐贈的食物讓人家吃出毛病,害自家吃上官司,因此寧可丟棄了事。涵蓋200多家食物銀行的「全國食物銀行網絡」就表示,近來向他們求助的民眾增加20%,但各方捐贈的食物卻減少9%。
為了遏阻浪費食物歪風、嘉惠弱勢民眾,許多民間組織正在各主要城市推展食物回收。紐約的「城市收穫」(City Harvest)組織與170個商家和機構合作,回收過剩但仍可食用的食物。「紐約市對抗饑餓聯盟」(NYCCAH)執行長伯格強調:「我們回收的不是餐桌上的剩菜,是根本沒開封的義大利千層麵之類的食物。」
不宜食用 可堆肥或製成飼料
對於不宜食用的多餘食物,也有比丟棄更好的處理方式:加工製成牲畜飼料或者做成堆肥。麻州政府與超商業者合作,舊金山市政府則是鼓勵餐飲業者與一般民眾配合,回收多餘食物來製造堆肥,業者與民眾不但減少浪費,也節省一筆垃圾處理費用。
或許有人會說,減少食物浪費並不能解決全球糧荒危機,對於溫室氣體排放減量也助益甚微。不過美國農業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回收被浪費掉的食物確實有可觀的效益,而且所需經費與人力並不多。就算只回收5%,也可以讓400萬人飽餐一天,功德無量。
糧食價格節節高漲,許多窮困國家爆發糧荒動亂。然而在全世界最富強的美國,浪費食物的情形卻是怵目驚心。從超級市場、大飯店、小餐廳到尋常人家的廚房,各式各樣還可以吃的食物,最終歸宿不是人們的腸胃,而是垃圾桶。
美國農業部正在調查國民浪費食物的習慣,不過根據上一次的調查結果,1995年的美國民眾每年要浪費掉4370萬噸食物,佔食物總量27.5%,其中三分之二是穀類食物、生鮮食物、牛奶與糖類。近年來即時餐之類的產品大行其道,浪費情形恐怕只會更加嚴重。此外,食物化為垃圾後會釋出甲烷之類的溫室氣體,助長全球暖化
英、瑞典同列浪費糧食國度
布希總統日前表示,全球糧價高漲的一部分原因是印度中產階級興起,飲食水準提高。當時印度官員就反唇相譏指出,肥胖比例偏高的美國民眾如果能夠節制食慾,不要隨便丟棄食物,應該可以養活不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窮國的饑民。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似乎都難免這種弊病,英國最近一項研究顯示,民眾購買的食物有三分之一會白白丟棄,1年下來相當可觀,400萬顆蘋果、120萬條香腸、280萬顆蕃茄都進了垃圾堆。瑞典有子女的家庭也是不太惜福,購買的食物會丟棄四分之一。
更令人難過的是,在非洲一些地區,糧食浪費的情況也相當嚴重,多達四分之一被糟蹋掉,原因當然不是民眾不知珍惜,而是糧食保存技術落後、基礎設施欠缺、昆蟲為害、微生物汙染以及高溫與潮濕導致糧食變質。
推展回收 減少浪費嘉惠弱勢。
回到美國社會,相較於其他商品的價格,食物長期以來都是價廉物美,人們飲食的分量越來越大,體重數字也直線上升。如今美國成年人66%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但人們的因應之道往往不是減少食物採購,而是不吃剩菜剩飯,反而造成更多的浪費。
美國各大城市都有「食物銀行」(food bank)體系,為貧苦民眾提供免費食物,照理說餐廳與超級市場應該樂於捐贈用不完或賣不完的食物,但問題是,許多業者生怕捐贈的食物讓人家吃出毛病,害自家吃上官司,因此寧可丟棄了事。涵蓋200多家食物銀行的「全國食物銀行網絡」就表示,近來向他們求助的民眾增加20%,但各方捐贈的食物卻減少9%。
為了遏阻浪費食物歪風、嘉惠弱勢民眾,許多民間組織正在各主要城市推展食物回收。紐約的「城市收穫」(City Harvest)組織與170個商家和機構合作,回收過剩但仍可食用的食物。「紐約市對抗饑餓聯盟」(NYCCAH)執行長伯格強調:「我們回收的不是餐桌上的剩菜,是根本沒開封的義大利千層麵之類的食物。」
不宜食用 可堆肥或製成飼料
對於不宜食用的多餘食物,也有比丟棄更好的處理方式:加工製成牲畜飼料或者做成堆肥。麻州政府與超商業者合作,舊金山市政府則是鼓勵餐飲業者與一般民眾配合,回收多餘食物來製造堆肥,業者與民眾不但減少浪費,也節省一筆垃圾處理費用。
或許有人會說,減少食物浪費並不能解決全球糧荒危機,對於溫室氣體排放減量也助益甚微。不過美國農業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回收被浪費掉的食物確實有可觀的效益,而且所需經費與人力並不多。就算只回收5%,也可以讓400萬人飽餐一天,功德無量。
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May, 13. =OUR GAME=
瑪悧老師快訊:
有關你們各組作品請速給我模擬或示意圖片,若有粗略的經費估算最好一併給我,週三我必須交出給台北雙年展了。
瑪悧老師建議:
方便操作,不要太複雜。
怡志:
我們那時候跟瑪悧老師討論是想說一種「新銀行的概念」,有點類似商店或跟商店合作。我們那時候討論出的一個「存摺」的部分,看我們平日消費習慣的某些消耗。
先前討論的時候不是有要「扣點數」,所以本來我在腦中的想像是「串聯學校週邊的商家」一起合作,當參與的人去消費時可以拿著一本護照(認證卡、統計表之類的)由商家扣點數,最後扣到完。但是前提是我們必須把我們統計出來的能源消耗與污染什麼的遊戲規則發給商家。行動本身就是一件作品。
我認為,雖然我們有一部分在網路上操作,但是有很多辦信用卡的業務都會在街頭或賣場弄個攤位桌子,我們也可以這樣做,瑪俐老師建議我們在活動中心弄一個這樣的服務台。
林佳:
作品呈現方式:
1、網路
2、展場中的實體呈現
3、串聯實體商店運作
4、做成行動藝術
耳機、哲偉:
串聯實體商店運作、網路、展場中的實體呈現三者結合
耳機:
銀行保險箱以實體在展場呈現
林佳:
我們先把大方向訂好,再討論細節吧,這樣可能會比較快,別忘了我們明天要有東西出來唷!
博喻:
可能是經過某幾個有關糧食概念和糧食的問題,做成一種遊戲,然後將一些過關而存活下來的人,讓他們可以將某個東西放入銀行保險箱,讓他們之後可以回來看成果…
針對上次開會的「具體做法」:
1. 飲食習慣點診斷書+剩餘點數計算表
2. 進入糧食銀行
3. 存款
4. 提款 (如幾個月後回來看糧食保險箱)
5. 網路串連活動(歸納活動結果)
ps:所謂剩餘點數,就是還有多少糧食可吃,所以不要預支我們自己未來的糧食。可做為可換得多少銀行糧食點數的依準。
林佳:建議減少程序
哲偉:會有多少人在幾個月後再回來看?對提款不懂
博喻:對糧食保險箱模糊,對提款不懂
林佳:提款是說回來看自己存入的東西
(保險箱概念初略版)
耳機:
建議診斷書可做成心理測驗,怕填表格會太無聊。
心理測驗:就是一步一步進入我們設計的流程內吧,心理測驗後會有剩餘點數,剩餘點數存入和存出的部分我比較有疑慮。
林佳:
做成遊戲,不要搞實體。建議先發展一個概念,我是想說若專心做好一樣東西,我們之後還可發展別的。我們可以分兩代,一版是網路 等更明確後發展實體。
改成遊戲的想法:
林佳:
舉例目的: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遊戲方式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並且正視自己與生態鏈與糧食危機的關係。「虛擬糧食銀行-生存遊戲」
討論:
1. 利用上線做紀錄(計數器)就不用想到要回收的問題了。
2. 耳機:要如何使參與民眾每天都會想要上網?把每天的食物都放上去才知道未來會怎樣
3. 嘉華:像在預言,比較會有深刻的感受
4. 瑾沂:時間間距可以縮短
5. 虛擬人物:自己虛擬糧食
6. 遊戲規則簡單版:了解飲食習慣與糧食的關係進階板:自己可以來種種看糧食
7. 林佳:2***年生存手冊-ㄧ個你不得不面對的真相
8. 耳機:糧食危機,試試你可以活多久
9. 瑾沂:有獎勵嗎?遊戲本身要有很大的變化
10. 時間間距縮短,則必須了解糧食的漲幅(價格或產量)
遊戲簡單版:
林佳:
測試基本的飲食習慣可以設個升級制度 比如說調整了某個習慣會有新的生存指數,有了新的生存指數就可以繼續玩,人物還可以來個環島之旅(可搬出張大嘴游臺灣那個版本),藉由環島也可以了解各地美食的製造的碳揭露或是耗能。
我建議可以快點看到初步結果,網友可以上線玩的時間未必會那麼多,建議可以花幾十分鐘就可以理解我們在談什麼。有興趣的會玩到進階版。
博喻:
是不是可以設計成很多商店,吃東西的店…然後看妳能不能成功活著走出那間店…要吃到對的東西,或是一個挑戰,看能不能到下一間店。
我目前想到具體的想法是要一關接一關,一關不能太長,要慢慢變難,這樣才會讓人想接下去,很多一關都是差不多一分鐘,一分鐘會被趕出站,因為客人太多了。
嘉華:遊戲時間不要長,大家才會想玩。
瑾沂:
遊戲中是否有自己種糧食?
可以用自己種植糧食自給自足,和自己用化學成分調配營養食品或者食物作為對比,我覺得有點諷刺,如果真的沒有糧食我們就得靠一顆一顆藥丸獲得營養了。還有因為現今很多食品是藉由加工而成,而很多化學成分容易致癌,且在製造過程中會汙染環境,例如:土壤、水、空氣等,這樣反而使可耕地更少,遊戲中我們可以知道利用天然的方法去種作物和用其他科學方法的差異(可用加減分),例如基因改造、或施用太多化學肥料而降低土壤肥沃度,因而減低其孕育作物的能力,這些都有可能降低生物歧異度,例如現代農業上就容易偏好少數幾種穀物而栽種,例如1845年愛爾蘭馬鈴薯歉收,造成飢荒,是因為當地大量種植的一種馬鈴薯對枯萎病沒有任何抵抗力,有很多類似的例子顯示因為基因缺乏抵抗力造成極大的損失。
販賣種子大公司:降低生物歧異度,因為只賣少數幾種種子(基因一致)
因為基因一致,也就是基因歧異度低,那麼一但發生疾病、蟲害或氣候異常,到作無法收成就必須挨餓了。
我想到我們遊戲的情境可以由我們控制,也就是藉由發生一些變化去檢視他們的行為(進階版的種植)是否正確,他們是不是只種植單一作物、或者只種植消費性的經濟作物而非糧食作物之類的。
相關資料:對在同一區域的物種來說,區域面積減少10%,就只有一半物種活得下來。19世紀以來83%蘋果品種都消失了,消失的梨子品種有兩千三百種。人類所需的熱量有90%由三十種植物供應,一半熱量由其中四種供應。
林佳:
暫定標題:糧食危機,試試你可以活多久
1.目的:
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遊戲方式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並且正視自己與生態鍊與糧食危機的關係。
2.遊戲規則:
簡單版:
先用基本的心理測驗 算出自己的基本點數
進階後:
虛擬環境:糧食危機下的台灣,一天為一個月,每個月糧食都有漲幅。
虛擬的養自己:以自己的飲食習慣養自己。
虛擬的養食物:發現物種
3.現場呈現方式(假設到美術館或活動中心)
將蒐集到的資料匯集成台灣EX100人的生存值(大約數據)配合我們的虛擬環境作輸出或現場螢幕投射
4.預算:遊戲網站設計費5萬、制作費5萬、展示陳設費5萬
有關你們各組作品請速給我模擬或示意圖片,若有粗略的經費估算最好一併給我,週三我必須交出給台北雙年展了。
瑪悧老師建議:
方便操作,不要太複雜。
怡志:
我們那時候跟瑪悧老師討論是想說一種「新銀行的概念」,有點類似商店或跟商店合作。我們那時候討論出的一個「存摺」的部分,看我們平日消費習慣的某些消耗。
先前討論的時候不是有要「扣點數」,所以本來我在腦中的想像是「串聯學校週邊的商家」一起合作,當參與的人去消費時可以拿著一本護照(認證卡、統計表之類的)由商家扣點數,最後扣到完。但是前提是我們必須把我們統計出來的能源消耗與污染什麼的遊戲規則發給商家。行動本身就是一件作品。
我認為,雖然我們有一部分在網路上操作,但是有很多辦信用卡的業務都會在街頭或賣場弄個攤位桌子,我們也可以這樣做,瑪俐老師建議我們在活動中心弄一個這樣的服務台。
林佳:
作品呈現方式:
1、網路
2、展場中的實體呈現
3、串聯實體商店運作
4、做成行動藝術
耳機、哲偉:
串聯實體商店運作、網路、展場中的實體呈現三者結合
耳機:
銀行保險箱以實體在展場呈現
林佳:
我們先把大方向訂好,再討論細節吧,這樣可能會比較快,別忘了我們明天要有東西出來唷!
博喻:
可能是經過某幾個有關糧食概念和糧食的問題,做成一種遊戲,然後將一些過關而存活下來的人,讓他們可以將某個東西放入銀行保險箱,讓他們之後可以回來看成果…
針對上次開會的「具體做法」:
1. 飲食習慣點診斷書+剩餘點數計算表
2. 進入糧食銀行
3. 存款
4. 提款 (如幾個月後回來看糧食保險箱)
5. 網路串連活動(歸納活動結果)
ps:所謂剩餘點數,就是還有多少糧食可吃,所以不要預支我們自己未來的糧食。可做為可換得多少銀行糧食點數的依準。
林佳:建議減少程序
哲偉:會有多少人在幾個月後再回來看?對提款不懂
博喻:對糧食保險箱模糊,對提款不懂
林佳:提款是說回來看自己存入的東西
(保險箱概念初略版)
耳機:
建議診斷書可做成心理測驗,怕填表格會太無聊。
心理測驗:就是一步一步進入我們設計的流程內吧,心理測驗後會有剩餘點數,剩餘點數存入和存出的部分我比較有疑慮。
林佳:
做成遊戲,不要搞實體。建議先發展一個概念,我是想說若專心做好一樣東西,我們之後還可發展別的。我們可以分兩代,一版是網路 等更明確後發展實體。
改成遊戲的想法:
林佳:
舉例目的: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遊戲方式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並且正視自己與生態鏈與糧食危機的關係。「虛擬糧食銀行-生存遊戲」
討論:
1. 利用上線做紀錄(計數器)就不用想到要回收的問題了。
2. 耳機:要如何使參與民眾每天都會想要上網?把每天的食物都放上去才知道未來會怎樣
3. 嘉華:像在預言,比較會有深刻的感受
4. 瑾沂:時間間距可以縮短
5. 虛擬人物:自己虛擬糧食
6. 遊戲規則簡單版:了解飲食習慣與糧食的關係進階板:自己可以來種種看糧食
7. 林佳:2***年生存手冊-ㄧ個你不得不面對的真相
8. 耳機:糧食危機,試試你可以活多久
9. 瑾沂:有獎勵嗎?遊戲本身要有很大的變化
10. 時間間距縮短,則必須了解糧食的漲幅(價格或產量)
遊戲簡單版:
林佳:
測試基本的飲食習慣可以設個升級制度 比如說調整了某個習慣會有新的生存指數,有了新的生存指數就可以繼續玩,人物還可以來個環島之旅(可搬出張大嘴游臺灣那個版本),藉由環島也可以了解各地美食的製造的碳揭露或是耗能。
我建議可以快點看到初步結果,網友可以上線玩的時間未必會那麼多,建議可以花幾十分鐘就可以理解我們在談什麼。有興趣的會玩到進階版。
博喻:
是不是可以設計成很多商店,吃東西的店…然後看妳能不能成功活著走出那間店…要吃到對的東西,或是一個挑戰,看能不能到下一間店。
我目前想到具體的想法是要一關接一關,一關不能太長,要慢慢變難,這樣才會讓人想接下去,很多一關都是差不多一分鐘,一分鐘會被趕出站,因為客人太多了。
嘉華:遊戲時間不要長,大家才會想玩。
瑾沂:
遊戲中是否有自己種糧食?
可以用自己種植糧食自給自足,和自己用化學成分調配營養食品或者食物作為對比,我覺得有點諷刺,如果真的沒有糧食我們就得靠一顆一顆藥丸獲得營養了。還有因為現今很多食品是藉由加工而成,而很多化學成分容易致癌,且在製造過程中會汙染環境,例如:土壤、水、空氣等,這樣反而使可耕地更少,遊戲中我們可以知道利用天然的方法去種作物和用其他科學方法的差異(可用加減分),例如基因改造、或施用太多化學肥料而降低土壤肥沃度,因而減低其孕育作物的能力,這些都有可能降低生物歧異度,例如現代農業上就容易偏好少數幾種穀物而栽種,例如1845年愛爾蘭馬鈴薯歉收,造成飢荒,是因為當地大量種植的一種馬鈴薯對枯萎病沒有任何抵抗力,有很多類似的例子顯示因為基因缺乏抵抗力造成極大的損失。
販賣種子大公司:降低生物歧異度,因為只賣少數幾種種子(基因一致)
因為基因一致,也就是基因歧異度低,那麼一但發生疾病、蟲害或氣候異常,到作無法收成就必須挨餓了。
我想到我們遊戲的情境可以由我們控制,也就是藉由發生一些變化去檢視他們的行為(進階版的種植)是否正確,他們是不是只種植單一作物、或者只種植消費性的經濟作物而非糧食作物之類的。
相關資料:對在同一區域的物種來說,區域面積減少10%,就只有一半物種活得下來。19世紀以來83%蘋果品種都消失了,消失的梨子品種有兩千三百種。人類所需的熱量有90%由三十種植物供應,一半熱量由其中四種供應。
林佳:
暫定標題:糧食危機,試試你可以活多久
1.目的:
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遊戲方式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並且正視自己與生態鍊與糧食危機的關係。
2.遊戲規則:
簡單版:
先用基本的心理測驗 算出自己的基本點數
進階後:
虛擬環境:糧食危機下的台灣,一天為一個月,每個月糧食都有漲幅。
虛擬的養自己:以自己的飲食習慣養自己。
虛擬的養食物:發現物種
3.現場呈現方式(假設到美術館或活動中心)
將蒐集到的資料匯集成台灣EX100人的生存值(大約數據)配合我們的虛擬環境作輸出或現場螢幕投射
4.預算:遊戲網站設計費5萬、制作費5萬、展示陳設費5萬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瑪悧之約 May,7 (Kaohsiung)
組員三隻: 怡志 耳機 嘉華
主要將前一日大家討論出的結果/方案 向瑪悧報告
mali:
[I] 內容
(我們作品的概念)必須是要與民眾互動,才能夠實現/實踐。
所以作品的呈現方式,必須要有趣味性,能夠吸引觀眾。
*商店+銀行
*問卷+銀行
[II] 時間
能夠在期末考前一周完成(以免期末考週大混亂)
6/20 (五)之前
[III] 地點
高美館 (還不確定,尚未與mali聯繫)
高師大 校內展-活動中心 (須注重人潮,必須達到宣傳及推廣)
*作品的初步形式/表現方式確定後,在場地方面才比較容易尋找。場地都須事先預訂!各位同伴們~我們時間不多啦
主要將前一日大家討論出的結果/方案 向瑪悧報告
mali:
[I] 內容
(我們作品的概念)必須是要與民眾互動,才能夠實現/實踐。
所以作品的呈現方式,必須要有趣味性,能夠吸引觀眾。
*商店+銀行
*問卷+銀行
[II] 時間
能夠在期末考前一周完成(以免期末考週大混亂)
6/20 (五)之前
[III] 地點
高美館 (還不確定,尚未與mali聯繫)
高師大 校內展-活動中心 (須注重人潮,必須達到宣傳及推廣)
*作品的初步形式/表現方式確定後,在場地方面才比較容易尋找。場地都須事先預訂!各位同伴們~我們時間不多啦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熱血幫五月六號(星期二)的討論會議:
參與討論:博喻,林佳,佩穎,怡志,嘉華,哲維,瑾沂。
林佳 說:
我們今天主要討論出一個之後執行的方向與方式
重點是 1.延續性 2.實用性
一、輪流說大家看過布洛格的想法 有沒有什麼提案想做或是有哪些點子:
博喻 說:
我朋友,我家人知道現在有糧食危機,他們對於糧食危機沒什麼感覺,現在各種糧食一直在漲,很有可能以後有錢也買不到糧食。看到了三個女生的提案,我對保險箱,蠻有同感因為珍貴所以放在保險箱中。當中覺得很有義意的一點是,會再回來看。
星期日去聽瑪莉老師演講,她說到哈里森夫婦在歐洲建築物屋頂上copy草原的生態,而且展了兩年,最後是讓來參觀的人帶走一小片草地的生態。我覺得他們的延續性很好,而且來看的人,不只是看,還會參與最後變成一個實行者。重點就是當中的默化,讓來看的人漸漸變成主人。所以為什麼我看到保險箱的提議才會有共鳴。
哲偉 說:
我有看過博喻那個糧食處方箋,覺得滿有趣的。譬如說我們可以製作糧食處方箋來探討人到底需要多少的能源消耗。讓我想到之前馬利老師叫我們計算能源的部份。而大富翁那個有點大 因為要探討糧食的生產,還有運輸,還有消費,交易循環,比較難想到我們要怎麼去執行。
瑾沂 說:
我們需要討論到實用性嗎?我會想實行上呢?我覺得人口跟糧食都是一個問題,到時候沒有糧食,人類會變成怎麼樣阿?
佩穎 說:
處方簽有點意思,讓我聯想到糧食配給。沒有糧食的時候,大家都只能拿規定的吧!譬如一家幾袋米之類的。
嘉華 說:
我決得好像有幾個想法都可以合併 ,"醫院"+"保險箱"。醫院這種機構,感覺上就是比較科學,先進,所以可性度高。
怡志 說:
我在想銀行和保險箱。我覺得自動裝置要讓糧食發芽不容易,銀行的話可以跟大富翁合作,看銀行的方式能不能想有趣一點。我決得糧食銀行不錯,可以作,規模縮小到像一間商店,像印度的窮人銀行家那樣,就是銀行,但是也是商店,不但有借貸關系,有教育,還能改變一般消費模式說不定能找合作商店,可以發vip認證卡。
二、想法討論:
提案:糧食銀行+糧食保險箱
想法:
可以是展覽式文件展。就是真的去作這樣的"行動",行動的記錄和過程以文件展呈現,但是行動還是持續。vip認證卡什麼的都可以展,而且如果我們真的要做,可以不限定在美術館中,假設我們有做什麼實體的東西,在展覽時候,以"文件"+"實物"去做,或可以在外面做實體。就變成場外實體展+場內文件展。我們的銀行可以和觀眾互動,也可以試著讓觀眾留下聯絡方式(可以成為某種串聯)
我們來設定基本的存款,然後讓大家填寫東西。看每個人有能換得多少基本點,讓每個人基本的飲食基礎有一個標準。再用飲食習慣去扣除,扣光就餓死。比如吃菜的多一點,吃肉的要扣一點吃進口食物的也要扣一點,喝酒的也要扣一點,喝咖啡的也是,巧克力也是,蘋果也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都要扣點數。
三、具體做法:
-進行順序大綱-
1. 飲食習慣點診斷書+剩餘點數計算表
2. 進入糧食銀行
3. 存款
4. 提款 (如幾個月後回來看糧食保險箱)
5. 網路串連活動(歸納活動結果)
ps:所謂剩餘點數,就是還有多少糧食可吃,所以不要預支我們自己未來的糧食。可做為可換
得多少銀行糧食點數的依準。
飲食習慣點診斷書+剩餘點數計算表:
先請每一個人填一張糧食型態與習慣診斷書,看他可以先換得多少點數。
我們的點數如果是依照飲食或生活習慣出現的話,那或許可以拿某種習慣換得點數,因此我們必須訂一套 "規畫點數計算表"這不但可以反應出個人差異,更可以知道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點數計算的方式可能是看食物的存量,必需性或是市錢。所以要先知道吃什麼東西,是負面的…像吃到飽,吃肉,其實還是會有耗能,或是會傷身體,也就像是會造成生態影響的負面習慣,就 如:吃肉,牛肉就比豬肉扣的點數多,或是用生質能的人也要扣點,豬肉可能比雞肉扣得多,加工食品也扣得比較多。
把糧食單位化,然後有一個遊戲規則會加點,扣點。每個人吃東西的型態會影響最終所獲得的點數。我們可以從中點出糧食危機。所以如果我們訂好規則 ,就可以從自己系開始下手。也可以上網讓更多人來參與活動。
回家作業的部分:
1.要收集"食物"類型/點數
2.想表格上的問題
林佳 說:
我們今天主要討論出一個之後執行的方向與方式
重點是 1.延續性 2.實用性
一、輪流說大家看過布洛格的想法 有沒有什麼提案想做或是有哪些點子:
博喻 說:
我朋友,我家人知道現在有糧食危機,他們對於糧食危機沒什麼感覺,現在各種糧食一直在漲,很有可能以後有錢也買不到糧食。看到了三個女生的提案,我對保險箱,蠻有同感因為珍貴所以放在保險箱中。當中覺得很有義意的一點是,會再回來看。
星期日去聽瑪莉老師演講,她說到哈里森夫婦在歐洲建築物屋頂上copy草原的生態,而且展了兩年,最後是讓來參觀的人帶走一小片草地的生態。我覺得他們的延續性很好,而且來看的人,不只是看,還會參與最後變成一個實行者。重點就是當中的默化,讓來看的人漸漸變成主人。所以為什麼我看到保險箱的提議才會有共鳴。
哲偉 說:
我有看過博喻那個糧食處方箋,覺得滿有趣的。譬如說我們可以製作糧食處方箋來探討人到底需要多少的能源消耗。讓我想到之前馬利老師叫我們計算能源的部份。而大富翁那個有點大 因為要探討糧食的生產,還有運輸,還有消費,交易循環,比較難想到我們要怎麼去執行。
瑾沂 說:
我們需要討論到實用性嗎?我會想實行上呢?我覺得人口跟糧食都是一個問題,到時候沒有糧食,人類會變成怎麼樣阿?
佩穎 說:
處方簽有點意思,讓我聯想到糧食配給。沒有糧食的時候,大家都只能拿規定的吧!譬如一家幾袋米之類的。
嘉華 說:
我決得好像有幾個想法都可以合併 ,"醫院"+"保險箱"。醫院這種機構,感覺上就是比較科學,先進,所以可性度高。
怡志 說:
我在想銀行和保險箱。我覺得自動裝置要讓糧食發芽不容易,銀行的話可以跟大富翁合作,看銀行的方式能不能想有趣一點。我決得糧食銀行不錯,可以作,規模縮小到像一間商店,像印度的窮人銀行家那樣,就是銀行,但是也是商店,不但有借貸關系,有教育,還能改變一般消費模式說不定能找合作商店,可以發vip認證卡。
二、想法討論:
提案:糧食銀行+糧食保險箱
想法:
可以是展覽式文件展。就是真的去作這樣的"行動",行動的記錄和過程以文件展呈現,但是行動還是持續。vip認證卡什麼的都可以展,而且如果我們真的要做,可以不限定在美術館中,假設我們有做什麼實體的東西,在展覽時候,以"文件"+"實物"去做,或可以在外面做實體。就變成場外實體展+場內文件展。我們的銀行可以和觀眾互動,也可以試著讓觀眾留下聯絡方式(可以成為某種串聯)
我們來設定基本的存款,然後讓大家填寫東西。看每個人有能換得多少基本點,讓每個人基本的飲食基礎有一個標準。再用飲食習慣去扣除,扣光就餓死。比如吃菜的多一點,吃肉的要扣一點吃進口食物的也要扣一點,喝酒的也要扣一點,喝咖啡的也是,巧克力也是,蘋果也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都要扣點數。
三、具體做法:
-進行順序大綱-
1. 飲食習慣點診斷書+剩餘點數計算表
2. 進入糧食銀行
3. 存款
4. 提款 (如幾個月後回來看糧食保險箱)
5. 網路串連活動(歸納活動結果)
ps:所謂剩餘點數,就是還有多少糧食可吃,所以不要預支我們自己未來的糧食。可做為可換
得多少銀行糧食點數的依準。
飲食習慣點診斷書+剩餘點數計算表:
先請每一個人填一張糧食型態與習慣診斷書,看他可以先換得多少點數。
我們的點數如果是依照飲食或生活習慣出現的話,那或許可以拿某種習慣換得點數,因此我們必須訂一套 "規畫點數計算表"這不但可以反應出個人差異,更可以知道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點數計算的方式可能是看食物的存量,必需性或是市錢。所以要先知道吃什麼東西,是負面的…像吃到飽,吃肉,其實還是會有耗能,或是會傷身體,也就像是會造成生態影響的負面習慣,就 如:吃肉,牛肉就比豬肉扣的點數多,或是用生質能的人也要扣點,豬肉可能比雞肉扣得多,加工食品也扣得比較多。
把糧食單位化,然後有一個遊戲規則會加點,扣點。每個人吃東西的型態會影響最終所獲得的點數。我們可以從中點出糧食危機。所以如果我們訂好規則 ,就可以從自己系開始下手。也可以上網讓更多人來參與活動。
回家作業的部分:
1.要收集"食物"類型/點數
2.想表格上的問題
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大家好
你們好,我是瑾沂
因為我還沒辦法發表文章,所以先用嘉華的ID留言:)
上次加入大家的討論後自己也想了很多,可是卻好像都還沒有什麼頭緒
知道大家要做很火紅的議題,可是卻不太清楚大家的動機是什麼?
是因為這是最近發生的而我們應該好好想想該怎麼去解決、該怎麼將這個話題傳達給大眾這樣嗎?
希望大家都可以說說到底對於糧食危機自己有什麼感覺、自己又做了什麼改變之類的分享
可能是因為我剛加入吧,也沒有跟大家討論太多,所以很想了解大家是怎麼想的
如果話題重複了,也請你們見諒,謝謝大家~
我說說我的疑惑好了,會有點無頭緒是因為最近環保局要我和朋友提企劃上去
也分享了一些他們在環保或是其他相關議題中的計畫和成果分享
在和朋友討論的過程中,最容易遇見的問題是怎麼樣在創新和實際效益中達到平衡?
如何不只是天馬行空的設計一些方案,而是在施行後有最廣泛最大的接受度?
畢竟對於環保局來說,他們希望能夠達到最大得成效
而對我們來說又想有自己的新想法,又想針對我們待的嘉義找到最有效的作法卻不致於空談
所以我們很多想法就會產生矛盾
我也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問題所以有糧實危機的問題
我也在想很多台灣人都還不知道這問題的嚴重性,更甚者不知道這個已經發生的問題
也許尚未有太大的衝擊,但是事實上我們已經遭遇到了吧!?
那如果其實我們已經在自身上面對到了這個問題,只是我們還沒發現,那它是什麼?
會怎麼惡化?
這是我最近在想的,謝謝你們看完我冗長的問題~
期待晚上和大家的討論:]
因為我還沒辦法發表文章,所以先用嘉華的ID留言:)
上次加入大家的討論後自己也想了很多,可是卻好像都還沒有什麼頭緒
知道大家要做很火紅的議題,可是卻不太清楚大家的動機是什麼?
是因為這是最近發生的而我們應該好好想想該怎麼去解決、該怎麼將這個話題傳達給大眾這樣嗎?
希望大家都可以說說到底對於糧食危機自己有什麼感覺、自己又做了什麼改變之類的分享
可能是因為我剛加入吧,也沒有跟大家討論太多,所以很想了解大家是怎麼想的
如果話題重複了,也請你們見諒,謝謝大家~
我說說我的疑惑好了,會有點無頭緒是因為最近環保局要我和朋友提企劃上去
也分享了一些他們在環保或是其他相關議題中的計畫和成果分享
在和朋友討論的過程中,最容易遇見的問題是怎麼樣在創新和實際效益中達到平衡?
如何不只是天馬行空的設計一些方案,而是在施行後有最廣泛最大的接受度?
畢竟對於環保局來說,他們希望能夠達到最大得成效
而對我們來說又想有自己的新想法,又想針對我們待的嘉義找到最有效的作法卻不致於空談
所以我們很多想法就會產生矛盾
我也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問題所以有糧實危機的問題
我也在想很多台灣人都還不知道這問題的嚴重性,更甚者不知道這個已經發生的問題
也許尚未有太大的衝擊,但是事實上我們已經遭遇到了吧!?
那如果其實我們已經在自身上面對到了這個問題,只是我們還沒發現,那它是什麼?
會怎麼惡化?
這是我最近在想的,謝謝你們看完我冗長的問題~
期待晚上和大家的討論:]
<聯合實驗室-跨領域策展計畫徵選> 首獎20萬元策展補助!
北藝有個補助策展活動唷(要投嗎~呵呵)
http://www2.tnua.edu.tw/tnua/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152
http://www2.tnua.edu.tw/tnua/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152
小新和藝術展和醫院一點關係都看嘸><(take 2)
其實這幾天我幾乎遇到朋友家人就問,想聽聽看他們對於糧食問題的看法,所得到的都是正面的回答,知道糧價一直漲,可是也得不到什麼別的回應,所以自已也是一直在想有沒有什麼別的想法…
一、小新對我說:
前幾天看了蠟筆小新,小新把自已洗碗技術當做是一項藝術,自已洗得亮晶晶的碗當做是一種藝術品,不得觸碰,不得靠近,只能站著看…
讓我想到,以後糧食是不是就像一種藝術品,就算你有錢也不見得買得起,想取得除非是作者本人同意,或偷來…或搶來…
二、玻璃藝術館說:剛好在看到小新的前一天,去看了新竹玻璃工藝館,很多作品都非常漂亮,讓人很想靠近來看,很想把這麼好的作品拿在手上好好的觀察一番,可是事實是,它們都貼上了不得觸摸,不要靠太近,每一個作品都用玻璃罩隔離,讓人看得到卻摸不到…。
總讓人覺得,以後糧食會不會也是這樣,就算你有錢也買不到…maybe,以後種糧食是圍起"封鎖線",不得進入,強行進入可能會被封鎖線上的電流給電死,又或者是有很多機關槍正對準你,準備對妳無情的掃射,也有二十四小時的錄影機…到時就算妳有錢也買不起,想取得除非是栽種者或政府同意給你,或偷來…或搶來…
三、醫院對我說:
今天剛好去醫院,覺得人生病了很自然會想看醫生,活不下去了也會上醫院。
那麼有一天,當食物不夠了,人也活不下去啊。是不是也要去醫院看醫生呢?到時候,醫院是唯一一個合法取得糧食的地方,食物經過配給,所有人都要讓醫生診斷,並對症下藥,讓醫生開一張糧食處方箋,讓醫生決定你需要多少碳水化合物,你需要多少胺基酸,你需要多少維他命…然後拿著藥單,到批價掛號處付費(此時妳會考慮哪些是健保給付,哪些是自費…)然後再去領藥處領得你的保命"藥"物…當然醫生也可能救不了你,開給你一張死亡同意書…
綜合以上呢…我的構想,或許可以把食物當做藝術品用玻璃罩罩起來,圍上封鎖線,貼上"不得進入,不得觸摸,內有惡犬,小心觸電,二十四小時錄影中"之類的警語,或許加上醫生開的糧食處方箋,有健保給付和自費的部分付擔…
ps:啊,剛按錯鍵,都不見了…只好,又重打了一次,當然跟一開始打的有些許出入,同樣的東西又打了一次…果然不是有趣的事情>< 以後應該先存起來…謝謝,辛苦大家了…
博喻~
一、小新對我說:
前幾天看了蠟筆小新,小新把自已洗碗技術當做是一項藝術,自已洗得亮晶晶的碗當做是一種藝術品,不得觸碰,不得靠近,只能站著看…
讓我想到,以後糧食是不是就像一種藝術品,就算你有錢也不見得買得起,想取得除非是作者本人同意,或偷來…或搶來…
二、玻璃藝術館說:剛好在看到小新的前一天,去看了新竹玻璃工藝館,很多作品都非常漂亮,讓人很想靠近來看,很想把這麼好的作品拿在手上好好的觀察一番,可是事實是,它們都貼上了不得觸摸,不要靠太近,每一個作品都用玻璃罩隔離,讓人看得到卻摸不到…。
總讓人覺得,以後糧食會不會也是這樣,就算你有錢也買不到…maybe,以後種糧食是圍起"封鎖線",不得進入,強行進入可能會被封鎖線上的電流給電死,又或者是有很多機關槍正對準你,準備對妳無情的掃射,也有二十四小時的錄影機…到時就算妳有錢也買不起,想取得除非是栽種者或政府同意給你,或偷來…或搶來…
三、醫院對我說:
今天剛好去醫院,覺得人生病了很自然會想看醫生,活不下去了也會上醫院。
那麼有一天,當食物不夠了,人也活不下去啊。是不是也要去醫院看醫生呢?到時候,醫院是唯一一個合法取得糧食的地方,食物經過配給,所有人都要讓醫生診斷,並對症下藥,讓醫生開一張糧食處方箋,讓醫生決定你需要多少碳水化合物,你需要多少胺基酸,你需要多少維他命…然後拿著藥單,到批價掛號處付費(此時妳會考慮哪些是健保給付,哪些是自費…)然後再去領藥處領得你的保命"藥"物…當然醫生也可能救不了你,開給你一張死亡同意書…
綜合以上呢…我的構想,或許可以把食物當做藝術品用玻璃罩罩起來,圍上封鎖線,貼上"不得進入,不得觸摸,內有惡犬,小心觸電,二十四小時錄影中"之類的警語,或許加上醫生開的糧食處方箋,有健保給付和自費的部分付擔…
ps:啊,剛按錯鍵,都不見了…只好,又重打了一次,當然跟一開始打的有些許出入,同樣的東西又打了一次…果然不是有趣的事情>< 以後應該先存起來…謝謝,辛苦大家了…
博喻~
熱血幫 5月1號喳七喳八 第一次會議
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一日星期三 張大嘴 第一次會議
林佳:組長,佩穎:副組長
組員:家華、哲偉、怡志、博諭、瑾沂
1.之後發展的明確方向2.確定大家可配合的時間3.搜集資料的工作分配
請大家有想到的形式,這幾天寄給我們,展覽有到九月的話是在高美館,六月份的地點未定(應該是在高師大)
● 主題:1.糧食危機(實況版+未來版) 2. 糧食耗能(現況版)
● 觀察地點:台灣
● 每週二晚上10點固定開會(網路或面談)
豪放布萊克說:(哲偉)
我覺得可能要把原本的構想再提出來然後討論之後運作的方式!是這樣嗎?哈哈哈!我們網站如果要委外的話會,沒法掌握太多,可能要多一層,跟製作的人溝通。
林佳和Doris....沒閒階級論說:(佩穎)
創作的形式還沒有決定,但希望緊扣糧食的主題,,一個真實的網頁,可以累計上網人數,也可以有留研板,可以是"活"的作品,我們不但提出一個構想 也提供一個交流平台,或是其他對這網站的評論,可以外連網路,所以這涉及到要做到何種程度?http://www.flyinthe.net/02kidney.htm,印度藝術家做的腎臟市場,反應了器官黑市的現象,用網頁表現也用實體商店。http://www.flyinthe.net/02kidney4.htm,但光要蒐集資料,也要花很多時間,但是期食糧食問題弄不好,會變的很觀光要反諷!新聞已經從自然科學版到財經版一直延續到世界版。目前除了碳揭露算碳李成數以外,我們也可以跳脫開來!。我期時我們都沒有經歷過餓的階段
0+ 林佳 ~ 說:
目前有兩部份要討論:1.網頁內容構想2.網頁製作。糧食問題這最近很熱的議題,我們的作品又與糧食有關,看大家希望可以延伸到何種程度,我們的作品目前僅表現出臺灣的小吃(食材的耗能與非自給性),可以用觀光的輕鬆方式引發實際的糧食問題,製造反差!要朝哪個方向走才可以扣緊我們的主題?糧荒等於是慢性屠殺,像是日本的乳製品已經短缺,還有的國家糧食有限制購買數量,那些美食節目可能成為經典。
Chia 累 @__@ 說:(家華)
我覺得"有趣"才會讓觀眾想去深入了解,只有網頁對加大眾刺激太少ㄌ,但是要讓大加深刻體會出糧食重要性不太容易!尤其我ㄇ是以作品之類形式~不要那種政府宣導短片!因為台灣人大部分並沒有真正體會過瀕臨餓死覺,所以對"糧食"感受不到危機。我們要火力集中"糧食危機",不要一次延伸出太多議題~覺得如何?(吃~ 真是台灣人最好的享受!)
最誠實且最勇敢的大學時代說:(怡志)
很多人在統計糧食和二氧化碳消耗的問題了!我覺得可以製造假糧食或製造假運輸路線或用觀光的方式!不然也可以拍個美食節目:教大家吃樹皮、泥土、蟲、塑膠、頭髮之類。台灣也許不是真ㄉ在政治上獨立,但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台灣糧食必須要自給自足,或要斤斤計較、或者開發新食物、或者去佔領別人的土地之類ㄉ,或者說連運輸能源也都很難得到的時候,要怎麼解決?
Doris....沒閒階級論說:
台灣現在的糧食政策導致稻米的耕種面積不能自足對吧!?檢討台灣人現在面對吃的態度,電視上就有好多的美食節目:,網誌也有很多美食的專用網誌,我在想以後假設糧食真的不足…。我在大學的時候有拍過假的美食節目,假的料理東西軍!用很爛的東西,假裝那個很厲害,還要用大量的詞彙來包裝,然後要演的很誇張!而且還要去田裡拔菜之類的!
0 + 林佳 ~ 說:
我們可以拍食材的採集過程
Doris....沒閒階級論 說:
因為糧食的問題牽涉到後面各種權力結構,或者我們可以問一下,農業在我們的職業裡面為什麼變得很不被受重視!應該沒有小朋友寫我的志願,寫說我要當農夫的吧!
Chia 累 @__@ 說:
糧食危機原因>全球暖化。從農業下手~離糧食危機好像還有點距離,我們要做這些東西要想到,如果我們是觀眾會怎ㄇ想?不然就會變成做要死大家都不清楚!
0 + 林佳 ~如果我突然離線就是因為我網路斷啦抱歉 說:
鎖定糧食危機,要包含我們之前提過的糧食耗能!食物的耗能針對能源問題;糧食的危機針對糧食問題,要討論到耗能、全球化、戰爭…我們或許可從未來小吃出發(像是剛才說的料理節目類,虛擬食物),也可含概台灣糧食供給現況。kekexiliiiiii@hotmail.com瑾沂加入
Doris....沒閒階級論 說:
那糧食危機的原因是甚麼?我們要不要先釐清楚,講危機的話其實和耗能,沒有太直接的關係!我們從食物的耗能轉成糧食的危機嗎?
POYU說:(博諭)
我昨天看了discovery的電視,其實生質能源還是很多國家在用呢,而且還要佔愈來愈多的比例…所以要查一下糧身的耗能,所以我們要不要先就台灣糧食供給現況去查!
林佳:組長,佩穎:副組長
組員:家華、哲偉、怡志、博諭、瑾沂
1.之後發展的明確方向2.確定大家可配合的時間3.搜集資料的工作分配
請大家有想到的形式,這幾天寄給我們,展覽有到九月的話是在高美館,六月份的地點未定(應該是在高師大)
● 主題:1.糧食危機(實況版+未來版) 2. 糧食耗能(現況版)
● 觀察地點:台灣
● 每週二晚上10點固定開會(網路或面談)
豪放布萊克說:(哲偉)
我覺得可能要把原本的構想再提出來然後討論之後運作的方式!是這樣嗎?哈哈哈!我們網站如果要委外的話會,沒法掌握太多,可能要多一層,跟製作的人溝通。
林佳和Doris....沒閒階級論說:(佩穎)
創作的形式還沒有決定,但希望緊扣糧食的主題,,一個真實的網頁,可以累計上網人數,也可以有留研板,可以是"活"的作品,我們不但提出一個構想 也提供一個交流平台,或是其他對這網站的評論,可以外連網路,所以這涉及到要做到何種程度?http://www.flyinthe.net/02kidney.htm,印度藝術家做的腎臟市場,反應了器官黑市的現象,用網頁表現也用實體商店。http://www.flyinthe.net/02kidney4.htm,但光要蒐集資料,也要花很多時間,但是期食糧食問題弄不好,會變的很觀光要反諷!新聞已經從自然科學版到財經版一直延續到世界版。目前除了碳揭露算碳李成數以外,我們也可以跳脫開來!。我期時我們都沒有經歷過餓的階段
0+ 林佳 ~ 說:
目前有兩部份要討論:1.網頁內容構想2.網頁製作。糧食問題這最近很熱的議題,我們的作品又與糧食有關,看大家希望可以延伸到何種程度,我們的作品目前僅表現出臺灣的小吃(食材的耗能與非自給性),可以用觀光的輕鬆方式引發實際的糧食問題,製造反差!要朝哪個方向走才可以扣緊我們的主題?糧荒等於是慢性屠殺,像是日本的乳製品已經短缺,還有的國家糧食有限制購買數量,那些美食節目可能成為經典。
Chia 累 @__@ 說:(家華)
我覺得"有趣"才會讓觀眾想去深入了解,只有網頁對加大眾刺激太少ㄌ,但是要讓大加深刻體會出糧食重要性不太容易!尤其我ㄇ是以作品之類形式~不要那種政府宣導短片!因為台灣人大部分並沒有真正體會過瀕臨餓死覺,所以對"糧食"感受不到危機。我們要火力集中"糧食危機",不要一次延伸出太多議題~覺得如何?(吃~ 真是台灣人最好的享受!)
最誠實且最勇敢的大學時代說:(怡志)
很多人在統計糧食和二氧化碳消耗的問題了!我覺得可以製造假糧食或製造假運輸路線或用觀光的方式!不然也可以拍個美食節目:教大家吃樹皮、泥土、蟲、塑膠、頭髮之類。台灣也許不是真ㄉ在政治上獨立,但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台灣糧食必須要自給自足,或要斤斤計較、或者開發新食物、或者去佔領別人的土地之類ㄉ,或者說連運輸能源也都很難得到的時候,要怎麼解決?
Doris....沒閒階級論說:
台灣現在的糧食政策導致稻米的耕種面積不能自足對吧!?檢討台灣人現在面對吃的態度,電視上就有好多的美食節目:,網誌也有很多美食的專用網誌,我在想以後假設糧食真的不足…。我在大學的時候有拍過假的美食節目,假的料理東西軍!用很爛的東西,假裝那個很厲害,還要用大量的詞彙來包裝,然後要演的很誇張!而且還要去田裡拔菜之類的!
0 + 林佳 ~ 說:
我們可以拍食材的採集過程
Doris....沒閒階級論 說:
因為糧食的問題牽涉到後面各種權力結構,或者我們可以問一下,農業在我們的職業裡面為什麼變得很不被受重視!應該沒有小朋友寫我的志願,寫說我要當農夫的吧!
Chia 累 @__@ 說:
糧食危機原因>全球暖化。從農業下手~離糧食危機好像還有點距離,我們要做這些東西要想到,如果我們是觀眾會怎ㄇ想?不然就會變成做要死大家都不清楚!
0 + 林佳 ~如果我突然離線就是因為我網路斷啦抱歉 說:
鎖定糧食危機,要包含我們之前提過的糧食耗能!食物的耗能針對能源問題;糧食的危機針對糧食問題,要討論到耗能、全球化、戰爭…我們或許可從未來小吃出發(像是剛才說的料理節目類,虛擬食物),也可含概台灣糧食供給現況。kekexiliiiiii@hotmail.com瑾沂加入
Doris....沒閒階級論 說:
那糧食危機的原因是甚麼?我們要不要先釐清楚,講危機的話其實和耗能,沒有太直接的關係!我們從食物的耗能轉成糧食的危機嗎?
POYU說:(博諭)
我昨天看了discovery的電視,其實生質能源還是很多國家在用呢,而且還要佔愈來愈多的比例…所以要查一下糧身的耗能,所以我們要不要先就台灣糧食供給現況去查!
三位女孩的會議紀錄 (Taipei) -0503
Dear all:
林佳來PO文啦!謝謝嘉華的預告版。這是那天的討論,看大家有何建議或想法。
明天每個人至少都要提出1 個你想做的內容,或提出你自己的想法。謝謝啦~
討論內容
1. 「糧食銀行」
構想來源:
因極端型氣候、人口增加造成糧荒,出現未來的糧食銀行。
進行方式:
以食物作為銀行的存款,並計算糧食利息。透過糧食利息可看出糧食的作物的種植與消耗情況。不同種類的量時存放在銀行裡,依據糧食的重要性與價值來定「利息」,最後從數據中可明確知道各個糧食在台灣的重要性。
2. 「糧食大腹翁」遊戲
構想來源:
大富翁遊戲的糧食版。在未來糧食就是金錢,(因為有錢也不ㄧ定買得到糧食)藉由糧食的生產、運輸、消費與交易循環探討糧食危機議題。
進行方式:
把大富翁遊戲置換為糧食版進行。如:未來擁有糧食VIP卡的就成為大腹翁。
(建議:可將「糧食銀行」與「糧食大腹翁」結合成為一組遊戲。)
3. 「糧食保險箱」
構想來源:
因氣候變遷,因應未來糧食危機,採取食物保險箱方式保存食物或是出現新類型的糧食型態。
進行方式:
這部份可以是互動式實體方式呈現。首先可以讓觀者選擇自己未來要吃的糧食作物(用不同代價交換不同的糧食種子),接著將他的糧食種籽或秧苗放到我們設置的透明保險箱。保險箱中具有定溫定時澆灌的功能,讓觀者幾個月後回來展場時會有不同的發現。呈現出未來糧食的供需情況,或是糧食食用者的貧富落差。
4.「農民曆」
構想來源:臺灣書籍量印行最多的就是-農民曆。它與傳統農業社會的生活貼近,內容有節氣,宜/忌...沖..., 我們可改變些內容 ex:宜 食用何種食物/xx歲 鼠 宜 食用xxx 忌東南方。總括了一年24節氣的農作耕作方式與各時吉凶。
進行方式:製做未來世界的農民曆,改版農民曆所有節氣都不同了。反映全球氣候變遷問題與糧食作物栽種情況。
4. (建議:可將「糧食保險箱」與「農民曆」結合。)
5.食物日記
構想來源:減肥日記
進行方式:調查取樣多人的飲食情況與習慣。
6.電子寵物-
構想來源:探討飲食習慣,餵養寵物吃什麼就會養出哪樣子的寵物。
進行方式:養電子虛擬寵物
7.生存遊戲
構想來源:黃今傳奇
進行方式:省錢=省能源 (以實際的方式來表現出未來人類生存的真實情境)
要節省與自給自足才可在能源糧食危機的世界裡生存。
林佳來PO文啦!謝謝嘉華的預告版。這是那天的討論,看大家有何建議或想法。
明天每個人至少都要提出1 個你想做的內容,或提出你自己的想法。謝謝啦~
討論內容
1. 「糧食銀行」
構想來源:
因極端型氣候、人口增加造成糧荒,出現未來的糧食銀行。
進行方式:
以食物作為銀行的存款,並計算糧食利息。透過糧食利息可看出糧食的作物的種植與消耗情況。不同種類的量時存放在銀行裡,依據糧食的重要性與價值來定「利息」,最後從數據中可明確知道各個糧食在台灣的重要性。
2. 「糧食大腹翁」遊戲
構想來源:
大富翁遊戲的糧食版。在未來糧食就是金錢,(因為有錢也不ㄧ定買得到糧食)藉由糧食的生產、運輸、消費與交易循環探討糧食危機議題。
進行方式:
把大富翁遊戲置換為糧食版進行。如:未來擁有糧食VIP卡的就成為大腹翁。
(建議:可將「糧食銀行」與「糧食大腹翁」結合成為一組遊戲。)
3. 「糧食保險箱」
構想來源:
因氣候變遷,因應未來糧食危機,採取食物保險箱方式保存食物或是出現新類型的糧食型態。
進行方式:
這部份可以是互動式實體方式呈現。首先可以讓觀者選擇自己未來要吃的糧食作物(用不同代價交換不同的糧食種子),接著將他的糧食種籽或秧苗放到我們設置的透明保險箱。保險箱中具有定溫定時澆灌的功能,讓觀者幾個月後回來展場時會有不同的發現。呈現出未來糧食的供需情況,或是糧食食用者的貧富落差。
4.「農民曆」
構想來源:臺灣書籍量印行最多的就是-農民曆。它與傳統農業社會的生活貼近,內容有節氣,宜/忌...沖..., 我們可改變些內容 ex:宜 食用何種食物/xx歲 鼠 宜 食用xxx 忌東南方。總括了一年24節氣的農作耕作方式與各時吉凶。
進行方式:製做未來世界的農民曆,改版農民曆所有節氣都不同了。反映全球氣候變遷問題與糧食作物栽種情況。
4. (建議:可將「糧食保險箱」與「農民曆」結合。)
5.食物日記
構想來源:減肥日記
進行方式:調查取樣多人的飲食情況與習慣。
6.電子寵物-
構想來源:探討飲食習慣,餵養寵物吃什麼就會養出哪樣子的寵物。
進行方式:養電子虛擬寵物
7.生存遊戲
構想來源:黃今傳奇
進行方式:省錢=省能源 (以實際的方式來表現出未來人類生存的真實情境)
要節省與自給自足才可在能源糧食危機的世界裡生存。
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
May, 3rd. 三位女孩的會議 (Taipei)
哀呀~本來要等林佳整理好我們的討論內容後再"接續"她留言...
我先把印象深刻以及我比較喜歡的po上來^^ (都是佩穎的奇妙點子)
我先把印象深刻以及我比較喜歡的po上來^^ (都是佩穎的奇妙點子)
"糧食銀行" - 不同種類的量時存放在銀行裡,依據糧食的重要性與價值來定[利息]-->從數據中可明確知道各個糧食在台灣的重要性
"農民曆" - 與大眾生活貼近,內容有節氣,宜/忌...沖..., 我們可改變些內容 ex:宜 食用何種食物/xx歲 鼠 宜 食用xxx 忌 東南方.... (這種解釋~ ><可以理解嗎?)
"大腹翁"-大富翁遊戲,以糧食作為金錢
"生存遊戲"-ex:日本 黃金傳說 (30日 一萬日幣生活)>>節省/自給自足
....其他的~
交給林佳囉! [快~~接棒]
訂閱:
文章 (Atom)